
根据2025年新加坡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GIP),资深企业主需满足严格的营业额门槛:若企业属于房地产或建筑行业,近一年的营业额需达到至少2亿新币,且过去三年的年均营业额同样不得低于2亿新币。对于其他行业(如科技、制造、贸易等),近一年的营业额需至少5000万新币,且过去三年的年均营业额也需达到5000万新币。此外,申请人可以提交最多两家公司的财务数据以累计达标,但主申报公司必须属于新加坡政府指定的优先行业(如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
二、下一代企业家的营业额要求
针对家族企业继承人,GIP计划要求其家族企业近一年的营业额达到5亿新币,且过去三年的年均营业额同样需满足5亿新币的标准。申请人需证明其直系家族持有该企业至少30%的股份或为主要股东,并需在企业中担任高管或董事会成员等核心管理职位。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新政加强了对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审核,新加坡投资移民申请人需额外提供经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近三年利润表,证明企业年均净利润率不低于10%。
三、快速增长企业创始人的营业额替代标准
对于高估值初创企业的创始人,新加坡投资移民GIP计划允许以企业估值替代传统营业额要求。2025年政策规定,申请人所创立的公司估值需达到至少5亿新币,且需获得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或私募股权公司的投资。此类申请人无需提供具体营业额数据,但需提交企业最新融资协议、估值报告及投资方背景证明,并确保公司业务符合新加坡重点发展领域(如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
四、家族办公室负责人的资产与收入要求
家族办公室负责人作为GIP新加坡投资移民计划的另一类申请人,无需提供企业营业额证明,但需满足可投资资产净额不低于2亿新币的要求(不包括房地产)。2025年新增规定要求,申请人需证明其家族办公室在过去三年年均管理收益(如股息、利息、资本利得)不低于1000万新币,以确保其具备稳定的财富管理能力。此外,申请人需拥有至少5年的投资或资产管理经验,并提交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认可的审计机构出具的可投资资产证明。
五、营业额审核的关键要点与常见拒签原因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对营业额的审核极为严格,2025年重点核查以下方面:1)财务报告必须由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如四大)审计;2)营收需来自核心业务(非一次性交易或关联交易);3)企业需持续运营3年以上。常见拒签原因包括:企业营收波动过大(如近一年骤降30%以上)、行业不符合新加坡优先发展方向(如煤炭、低端制造业),或无法证明申请人在企业的实际管理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