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新加坡家族办公室(13O/13U计划)继续成为资产规模超亿元人民币的超高净值家庭首选移民途径。申请人需在新加坡设立单一家族办公室(SFO),管理至少2000万新币资产,其中至少30%需配置新加坡本地资产,如官方债券、本地企业股票等。这类申请人通常拥有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希望通过家族办公室实现财富传承和税务优化。成功获批后,新加坡投资移民主申请人及其配偶可申请就业准证(EP),子女及父母可申请家属准证(DP/LTVP),享受本地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2025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加强了对家族办公室的合规审查,要求投资组合需体现新加坡经济关联性,避免纯离岸资产配置,因此申请人需准备详细的投资计划和本地经济贡献证明。
二、金融投资领域专业人士
私人投资公司(PIC)计划是2025年新加坡针对具备金融投资经验的中小投资者(资金规模100-200万新币)推出的特色移民通道。这类申请人通常具有5年以上金融行业从业经验,如CFA持证人或投资机构工作经历,年龄在30-55岁之间,大专以上学历。PIC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新加坡持牌券商开设投资账户,存入100-200万新币并维持至少12个月,且仅限投资新加坡交易所(SGX)上市产品,海外资产配置比例不得超过50%。相较于家族办公室,PIC计划办理周期更短(2-3个月),总费用约6万美金(含账户设立、合规服务),适合希望快速获得新加坡身份的金融从业者。2025年PIC计划新增定期向MAS提交投资报告的要求,资金用途需符合"积极投资"原则,如雇佣本地投资顾问、参与新加坡金融市场研究等。
三、科技创新企业家
2025年新加坡创业准证(EntrePass)针对科技创新企业家进行了政策优化,更加注重申请项目的创新性和商业可行性。这类新加坡投资移民申请人通常具备以下任一条件:获得知名风投至少10万新元融资;是知识产权所有者;与新加坡科研机构合作;或从事政府优先领域如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首次准证有效期为2年,续签需满足至少雇佣3名本地员工、年度商业支出达20万新元或获得50万新元融资等条件。科技准证(Tech.Pass)是另一条针对数字精英的专属路径,2025年配额增至1500个,申请条件调整为满足以下任意两项:过去一年固定月薪达2万新元;在估值超5亿美元的科技企业担任高管;或主导过下载量超10万次的科技产品开发。这类移民途径特别适合区块链、Web3.0、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新加坡科技局(IMDA)提供专门的对接服务帮助持证者融入本地科技生态圈。
四、传统行业企业主
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GIP)在2025年继续为传统行业企业主提供移民通道,但政策要求更为严格。这类申请人分为三类:资深企业主(公司近一年营业额≥2亿新元,持股≥30%);高成长企业创始人(公司估值≥5亿新元,且为大股东之一,需获知名风投注资);以及家族办公室管理者。2025年GIP投资额度从原来的250万新元提升至300万新元,其中至少50%需投入实体运营(非金融产品),并禁止投资房地产、虚拟货币、博彩业。申请人需提交详细的5年商业计划书,证明每年能创造至少10个本地就业岗位,投资后前3年需每季度向经济发展局(EDB)提交经营报告。2025年新增"可持续发展投资"类别,对投资绿色科技、医疗创新等领域给予审批优先权,处理时间缩短至6-9个月。成功获批后,申请人及其配偶和21岁以下子女可直接获得永久居民(PR)身份,父母可申请长期探访准证(LTVP),但担保人需月收入≥6000新元并提供住房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