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官通常会首先询问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和美国移民动机,例如:“你为什么选择移民美国?”“你的职业是什么?”或“你的教育背景如何?”2025年,移民局更加注重申请人的“移民类别匹配度”,即回答需与所申请的移民路径(如EB-1A、EB-5、家庭团聚等)逻辑一致。例如,EB-1A杰出人才申请人应强调专业成就对美国相关领域的贡献,而亲属移民则应重点说明家庭团聚的合理性。回答时需避免空泛表述(如“美国福利好”),而应具体化,如“我的AI研究领域与美国科技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希望加入硅谷的顶尖实验室”。
二、财务状况与资金来源类问题
对于投资移民(EB-5)或需经济担保的亲属移民,签证官会深入核查资金来源,例如:“你的投资款是如何积累的?”“你是否还有其他海外资产?”2025年新政要求资金证明更加透明,需提供完整的5年银行流水、税单及资产形成路径说明。若资金涉及赠与或贷款,需额外提供公证文件。回答时应保持与I-526或I-864材料完全一致,避免出现“记不清”“由他人代管”等模糊表述。例如,可回答:“我的80万美元投资款来自过去10年的科技公司股权变现,这是2018-2023年的分红记录和股权交易证明”。
三、家庭关系与成员信息核实类问题
美国移民签证官会通过交叉提问验证家庭关系的真实性,例如:“你的配偶目前从事什么工作?”“子女是否计划在美国上学?”或“父母是否也申请移民?”2025年,移民局加强了对“家庭结构稳定性”的考察,尤其是婚姻移民(CR1/IR1)和亲属担保类申请。回答时需与DS-260表格信息完全一致,若部分家庭成员未同行,可合理解释(如“父母因健康原因暂留原居地”)。切忌主动提及未申报的亲属或变更家庭信息,以免触发额外审查。
四、未来计划与在美生活安排类问题
签证官常通过情景化问题评估美国移民申请人的长期规划,例如:“你打算在美国哪个城市定居?”“未来三年有什么职业计划?”回答时应展现可行性,而非理想化空谈。例如,EB-3技术工人可说明已联系雇主并了解工作地点,投资移民者可简述商业项目的落地步骤。2025年新增“社区融入考察”,建议提及已研究的学区、住房或行业协会信息,以体现充分准备。
五、签证历史与出入境记录类问题
若申请人曾有美国或其他国家的签证记录,签证官可能询问:“你之前持何种签证赴美?”“是否有过逾期停留?”此类问题风险较高,需绝对诚实。如有短期逾期,应提前准备解释信;若曾被拒签,需说明后续变化(如“上次因材料不全被拒,本次已补充完整”)。2025年移民局系统升级,可快速调取全球签证记录,隐瞒或错误回答将直接导致拒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