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永久居留权(PR),不等于入籍!
☑福利:可买房、享医疗补贴、子女读公立学校更便利;
×限制:国籍仍属中国,需遵守新加坡法律,若长期离境可能被取消PR。

①EP签证(高技能人才):最快半年冲刺PR
▶适用人群:本科以上,金融/科技/医疗等领域(2025年政策:需通过COMPASS评分,总分≥40分);
▶薪资门槛:普通行业≥5600新元/月,金融行业≥6200新元/月;
▶PR周期:
◆紧缺行业(如AI、生物医药)+高薪+雇主强背书,半年-1年就有机会获批;
◆普通EP持有者,普遍1-3年可尝试申请。
◆隐形优势:EP签证允许配偶工作、子女读公立学校,这些“家庭贡献”也会给PR加分!
②SP签证(中高级技术):1-5年,看“技能+公司”
▶适用人群:大专学历/技术证书(如厨师、电工),服务行业SP员工占比≤公司总人数10%;
▶薪资门槛:普通行业≥3300新元/月,金融行业≥3800新元/月;
▶PR周期:
◆若考到政府认证技能证(如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认证),可加速到1-3年;
◆没证书+公司规模小,可能拖到3-5年,甚至更久。
③WP签证(低技能劳工):最难!5年+也未必成
▶适用人群:建筑/制造/海运等体力岗位(2025年新政:非马来籍年龄放宽至61岁,新增厨师、司机岗位);
▶PR难点:
◆政策限制:WP不能带家属,薪资低+行业门槛低,竞争极大;
◆少数案例:连续工作5年以上+薪资稳步上涨(如从1800新元涨到2500新元)+雇主强力担保,才有可能尝试申请,但成功率极低(谨慎期待!)。

▼想加速PR申请,光“熬时间”没用!这些隐藏加分项更关键:
☑薪资涨幅:每年涨薪(哪怕5%),证明你在行业里“值钱”;
☑纳税记录:老老实实缴税,是“为新加坡做贡献”的硬证据;
☑居住天数:每年在新加坡待够183天以上,别长期“异地打工”;
☑行业紧缺:2025年WP新增的厨师、司机,EP/SP里的AI、绿色能源岗位,政策更倾斜!
●申请雷区:别踩这些坑!
×误区1:“待够X年就一定批!”
▶薪资太低、行业饱和,待10年也难获批!
×误区2:“换工作=前功尽弃!”
▶只要新工作的签证等级不降低(如SP→EP),反而能证明你“能力被市场认可”,对PR申请是正向加分!
×WP转PR的死结:
▶WP签证本身定位是“短期劳工”,想转PR,几乎必须先提升学历/技能→转SP/EP,再申请(难度极大,早规划!)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在新加坡工作多久能拿PR?不同签证人群必看】,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哪种移民项目的话,可以咨询专业的移民机构。我们美福国际专注海外移民服务,主要热门移民项目有【新加坡GIP投资移民】、【新加坡创业自雇移民】、【新加坡家族理财办公室】,为移民客户提供前期咨询,深入的移民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移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