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移民是新加坡主流的移民途径,2025年就业准证(EP)和S准证(SP)的政策进一步收紧。EP适用于高薪专业人士,,并引入COMPASS评分系统,申请人需在薪资、学历、企业多元化和本地就业支持等维度达到40分。SP准证则适用于中等技能人才。EP持有者工作满2年后可申请永久居民(PR),但审批更注重行业贡献(如科技、金融领域优先)和本地融入度(如参与社区活动、纳税记录)。
二、投资移民:全球投资者计划(GIP)与家族办公室新政
新加坡全球投资者计划(GIP)是高净值人士获取PR的较快途径,2025年投资门槛调整至250万新元(约1300万人民币),需投入政府批准的基金或设立资产管理规模2亿新元的家族办公室。该计划适合企业家、家族财富管理者及长期投资者,获批后可直接获得PR,无需先申请工作签证。关键变化包括:更严格的商业计划审核(需证明对新加坡经济的长期贡献),以及5年投资锁定期内需维持运营。家族办公室移民新加坡也受青睐,符合条件者可享受税务优惠,2年后可申请全家PR。
三、创业移民新加坡:EntrePass申请条件与成功策略
创业准证(EntrePass)专为创新企业家设计,2025年政策要求申请人获得政府认可的孵化器或风投支持,或拥有专利技术,企业需具备高增长潜力(如AI、生物医药、绿色科技)。首次获批1年,续签需满足以下任一项:雇佣5名本地员工、年营收50万新元或获得10万新元投资。该路径适合初创企业创始人,但需注意商业计划的可行性,建议提前与新加坡科技局(ASTAR)或经济发展局(EDB)合作,提高获批概率。
四、留学生专属通道:2025年新政加速PR申请
2025年新加坡推出“人才优先2.0”计划,大幅优化留学生移民路径。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NTU)等公立院校毕业生,持EP工作满1年即可申请PR(原需2年),GPA 3.8以上者可豁免薪资门槛。私立院校指定专业(如人工智能、医疗科技)留学生,入职GovTech认证企业后PR配额占比提升至25%。此外,参与“SkillsFuture工读计划”的学生,实习期可计入PR申请工作年限。关键策略是选择紧缺专业,并提前积累本地实习经验,以缩短PR等待周期至3年内。
五、家庭团聚政策:配偶、子女及父母移民新加坡条件
新加坡公民或PR可为配偶、21岁以下未婚子女及父母申请长期居留。2025年新政放宽部分限制:配偶申请PR需婚姻满2年并提供真实关系证明(如联名账户、共同生活记录);子女附属申请无年龄上限调整;PR持有者可为其父母申请5年长期探访准证(LTVP),但需担保人年收入达12万新元。
